/ 首页 / 科研进展 / 正文

基于DNA的耗散型自组装的最新研究进展

  2022-05-20 16:25:33  
  耗散型自组装是一种广泛的存在于有机生命体中的组装形态。相较于处于热力学平衡态的组装体系,耗散态自组装体系处于热力学非平衡态。因此,为了维持组装体的稳定性,需要不断往体系输入能量,以激活组装前体进行自组装。当停止能量输入时,处于高能量态的组装体自发耗散能量,进而解聚成低能量态的组装前体。例如,在真核细胞中,鸟苷三磷酸能够与微管蛋白二聚体结合,激发其形成具有组装活性的组装单体,并且最终形成细胞微管及细胞骨架。同时,鸟苷三磷酸亦会被催化降解形成二磷酸鸟苷。然而,二磷酸鸟苷并不能为微管蛋白二聚体提供组装能量。因此,为了维持细胞微管及细胞骨架的稳定性,需要源源不断地往细胞中输入能量-鸟苷三磷酸。
  近年来,有大量的基于纳米颗粒或者超分子的耗散态自组装体系被报道出来。作为一种与生命体系息息相关的组装体系,利用DNA作为耗散态组装单元具有其它材料所无法比拟的优势。因而基于DNA的耗散态自组装体系在最近的五年里得到了快速发展,然而相关的综述文献还未见报道。基于此,郑立飞课题组与中央民族大学张晓明教授、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李俊柏研究员合作撰写了这篇综述。该文首先概述了耗散态组装体系和热力学平衡态组装体系的区别,并且介绍了DNA作为耗散态组装单元的优势。然后,基于能量供给的类别,分别介绍了以化学燃料、DNA/RNA以及光作为能量供给的耗散态组装体系。最后,对基于DNA的耗散态组装体系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相关论文“DNA-Based Dissipative Assembly toward Nanoarchitectonics”发表在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IF 18.808),论文第一作者为郑立飞课题组刘庆副研究员,张晓明教授、李俊柏研究员和郑立飞研究员为本文的共同通讯作者。论文获得研究院启动专项(NO. WIUCASQD2020015 和 No. WIUCASQD2022006)的资助。
  原文链接: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abs/10.1002/adfm.202201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