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讯 | 2023年度浙江省科学技术奖揭晓:我院荣获2个奖项!
近日,浙江省科技厅公布2023年度浙江省科学技术奖获奖名单,我院郝晓娟博士荣获浙江省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余胜东博士参与完成的项目《高铁动车组牵受电保护关键技术及产业化》荣获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其中,浙江省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今年温州市仅两位科学家获得,我院郝晓娟博士是其中一位,这也是我院连续两年荣获该类型奖项。
一直以来,研究院坚持坚持开放包容、互惠共享的科技合作理念,围绕生物医学物理、生物医用材料、智能医疗设备等主攻方向进行前沿科研布局,建立四大创新中心,攻坚一批核心技术,承担一批重要科研任务,解决一批关键难题。以“大攻关、大协作”为组织模式,打破领域界限,积极打造国际化、多元化、广域化的创新合作生态,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推进关键技术攻关,为区域未来产业培育提供创新支撑。
获奖情况
奖项类别 | 成果名称 | 完成单位 | 主要完成人 |
浙江省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个人) | 郝晓娟 | 国科温州研究院(温州生物材料与工程研究所),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象山县第一人民医院医疗健康集团 | 郝晓娟 |
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 | 高铁动车组牵引受电保护关键技术及产业化 | 温州益坤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中车赛德铁道电气科技有限公司,国科温州研究院(温州生物材料与工程研究所),西安高压电器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温州职业技术学院 | 余胜东,余明宣,孙泉,张东远,吴友强,马金玉,方绪豪 |
郝晓娟博士,国科温州研究院研究员,澳大利亚籍。曾任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CSIRO)首席科学家、生物材料实验室负责人、活性可控自由基聚合技术(RAFT)学术带头人、中澳生物材料医用领域合作主持人,曾获得CSIRO科技金奖、CSIRO最高个人成就奖。已发表90余篇SCI论文及10余项专利,会议邀请报告20余次,在生物材料和高分子合成领域有着深远影响。
郝晓娟博士在澳工作期间就已与国内院校开展深入合作交流,联合培养博士及培训访问学者50余人,为国内人才培养做出了突出贡献。特别是与浙江省内科研院所的科研合作成果显著,通过多种方式组织和培训国内在职人员到CSIRO访问交流,为浙江省培养了多名科技人才,他们都已成为所在单位科研中坚力量或省内知名专家。由她组织推动成立的中澳联合研究中心,是我们研究院和中国眼谷最早的支持平台之一,目前已成为温州生物医用材料关键技术转化平台及眼科产品转化中心。她还与温州医科大学成功申请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专项“生物材料与再生医学关键技术在眼科的转化研究”(项目总经费1600万元)。她亲赴温州,引入国际先进高分子合成技术RAFT,指导合作团队和科研人员设计制备了多种结构和分子量可控的新型高分子,用于眼药缓释载体研究,为眼科生物材料的设计和制备提供新方法和新途径。她与温州市合作取得的重大科技成果,为提升温州市在生物材料领域的整体水平做出了突出贡献,对我省经济与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余胜东博士,国科温州研究院副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机械电子专业,国家一级电工技师,温州市名师名家。曾任艾默生环境优化技术(苏州)有限公司数码涡旋制冷压缩机事业部项目经理、浙江省轻工机械技术创新服务平台自动化装备部门负责人,一直从事工业自动化装备研发,有27项发明专利实现产业化。具备扎实的机械操作技能,精通刀具手工刃磨、钳工修配、数控编程等技术;擅长高精密装备的设计和调试、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程序设计和实机部署,具备丰富的电控工程实践开发经验。近十年来,投身于电阻片生产的机器换人事业,为企业研制了系列化工业生产装备,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品质,推动电阻片生产向自动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高铁动车组牵受电保护关键技术及产业化》项目从兼收并蓄到自主创造,从“万国机车”到“国家名片”,中国高速列车的国产化率由引进之初的30%提高到90%。成果聚焦于高铁动车组牵引受电保护关键装备研发,在受流质量、通流容量和主动控制策略上实现重大突破,打破了日、德等高速铁路发达国家的技术垄断,本成果避雷器、绝缘子等产品成功取代西门子、三菱等进口品牌,实现国产化替代,服务国家高铁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