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科研进展 / 正文

食管鳞癌外泌体代谢组学研究

  2021-11-02 16:51:35  
  食管癌是中国高发的恶性肿瘤,其中90%以上为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由于早期症状不明显,且缺乏快速、灵敏的诊断技术,70%患者在初诊时就已处于中晚期,而已进行手术患者,也会因肿瘤局部复发、远处转移等问题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和预后。发展新型的、有效的诊断方法和检测技术,以及寻找对其术后评价及复发监测具有指导意义的特异性标志物,是临床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近期我院刘飞课题组关于食管鳞癌外泌体代谢组学研究的工作发表在国际知名期刊《Nanoscale》(IF:7.79)上,题目为:“Metabolomic analysis of exosomal-markers in 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该工作被《Nanoscale》选做杂志内封面。
  外泌体作为癌症诊断和治疗的潜在生物标志物已被广泛探索,然而,外泌体代谢组学及其在ESCC中的研究很少有报道。该工作收集了91例临床样本,包括20例健康人血浆样本、34例食管癌术后复发和37例食管癌术后未复发血浆样本,对其血浆外泌体采取了广泛靶向策略的代谢组学分析,得到了可以区分食管癌术后复发和未复发的外泌体代谢标志物(图1)。
 
  图1: 食管癌外泌体代谢组学研究。a食管癌释放外泌体。b食管癌患者术后容易复发。c血浆样本收集。d血浆外泌体分离。e-f外泌体代谢组学及其分析。
  该项研究中,血浆外泌体代谢组学分析一共鉴定出196种代谢物,主要包括脂肪酸类、苯环类、氨基酸类、有机酸、碳水化合物和脂肪酰基等。研究者系统的比较了健康组、食管癌术后复发组和术后未复发组在血浆外泌体代谢物图谱上的差异,并通过引入机器学习,对鉴定出的外泌体代谢物在区分复发患者和非复发患者的效能进行挖掘,最终展示了由3'-UMP、棕榈油酸、棕榈醛和癸酸异丁酯组成的代谢物标记集,用于预测ESCC复发(AUC~98%)。这些外泌体标志物在所有ESCC癌症阶段都显示出较高的绝对倍数变化值,表明它们很可能与癌症代谢相关,并有可能用作ESCC诊断和预后的新型生物标志物。
 
  该工作得到浙南科技城科研项目(批准号:Y2020916)、温州医科大学研究基金(批准号:89218012)、国科温州研究院(批准号:WIBEZD2017006-05)、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LQ18H120006)的资助。
  文章链接:https://pubs.rsc.org/en/content/articlelanding/2021/nr/d1nr04015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