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题目:氧化银发光材料的分子结构基础

报告时间:2022年11月10日(周四)上午10:30

报告地点:3号楼307

报告人:刘宽冠  教授

邀请人:戴利雄  岗位研究员


简历:刘宽冠,宁夏大学材料与新能源学院教授。2018年宁夏青年科技人才托举工程入选者,《Rare Metals》青年编委。主要研究方向为晶态币金属(Cu/Ag)光电功能分子材料的设计、制备及应用。现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团簇构造、功能及多级演化)培育项目1项,宁夏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项目1项,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1项,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区重点研发、省部共建煤炭高效利用与绿色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等科研项目各1项。在JACS, Coord. Chem. Rev., JMCA, Nanoscale, Inorg. Chem.等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50余篇,获区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一等奖1项,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 4项。
 
摘要:氧化银经过高能射线的辐照就能够发出不断闪烁地多彩荧光,这主要归因于在高能射线的辐照下银离子发生了还原,形成了多种多样的由少量银原子构成的银簇合物。这些簇合物分子的量子化能级间易发生电荷转移,因此表现出优异的荧光性能。然而,当我们从原子结构精确的分子层次去分析该发光材料的分子结构基础的时候,情况要比上述阐释复杂的多。显然,影响氧化银发光的分子结构基础与银离子或银纳米团簇的氧配位环境、银簇合物的价态、聚集形式、簇间相互作用以及团簇间的聚集态,甚至团簇内的间隙原子等密切相关。近年来,课题组通过冠醚有效控制一价银离子的配位环境实现了银一维链状配位聚合物的常温发光、通过有机羧酸配体构筑了首例常温发光的全氧配位环境的银纳米团簇、通过构筑共晶团簇阐释簇间的相互作用和聚集状态对于团簇发光性能的影响,此外还证明间隙原子的引入也能够实现银簇合物的常温发光。以上研究间接阐释了氧化银发光的结构基础,为新型常温发光银簇合物分子的设计和制备指明了方向。

上一篇: Mechano-Biotechnology Primes Epigenetic State for Cell Engineering
下一篇: 基于活性氧激活的诊疗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