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题目:基于同步辐射的纳米生物界面分析

报告时间:2022年8月4日(周四)上午10:00

报告地点:3号楼307会议室

报告人:王黎明 研究员

邀请人:周云龙 研究员


简介:王黎明,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青年特聘研究员,博士毕业于国家纳米科学中心/中国科学院大学。主要研究领域为纳米生物医学、分析化学。1)开发多功能金属纳米药物,应用于心血管疾病、免疫疾病、新冠病毒/耐药细菌、神经退行性疾病等干预与治疗。2)系统地研究典型纳米材料的生物学效应及其机制,阐明纳米材料跨生物屏障(胃肠道、血脑屏障、肺屏障)调控其生物学效应和实现药效的规律。3)针对纳米材料与生物体作用的复杂过程,基于同步辐射等大科学装置,建立与发展定量、成像及结构表征的先进分析方法,实现纳米-生物界面的结构表征、单颗粒与单细胞的超高分辨成像与原位化学分析。4)开展纳米药物与靶分子相互作用的高通量筛选方法和药物-分子作用结构解析策略。荣获中国科学院杰出科学成就奖(主要完成人)、中国毒理学会-联合利华毒理学创新奖、国际纳米药剂学青年科学家奖。以第一/通讯作者在Nat. Nanotech., J. Am. Chem. Soc., Anal. Chem., ACS Nano, Nano Lett.等国际高水平学术期刊发表多余篇论文。
 
摘要:纳米材料与生物体作用过程复杂,生物体的纳米材料含量低、多组分、动态变化等特点,给生物体系纳米材料的分析带来诸多挑战1。针对上述分析难题,以同步辐射大科学装置为基础,发展了高灵敏、高分辨、原位定量与定位的系统分析方法1:建立纳米材料与蛋白质、与磷脂分子吸附结构的定量分析方法2-4,;进一步发展单细胞超高分辨的元素成像方法,用于观察单细胞内纳米材料空间分布与行为5;发展原位化学分析方法,表征体内水平、生物微环境及细胞内纳米材料发生的化学反应1。综合这些方法,研究金属纳米药物在个体到单细胞水平的转运和转化过程及生物安全性机制1,研究了金属纳米药物抗新冠病毒及抗菌的物理化学机制6-7,系统地揭示纳米材料与生物体作用的规律及应用潜力。

上一篇: Wetting Dynamics in a Rectangular Channel
下一篇: 胶体溶液中微纳米颗粒的动态行为